|
湖北“十四五”交通規劃正式印發近日,《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正式印發(點擊下圖查看全文)。 ![]() 湖北“兩中心兩樞紐一基地”怎么建? “123交通圈”會帶來哪些便利? 哪些高鐵、高速會提上議程? 小編為你劃重點了! ![]() 到2025年,要實現這些目標 ◆建設高水平的“兩中心兩樞紐一基地” 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、全國鐵路路網中心、全國高速公路網重要樞紐、全國重要航空門戶樞紐、全國重要物流基地。 ◆構建“三張網” 高品質的快速網、高效率的干線網和廣覆蓋的基礎網。 實現市州高鐵、航空雙快覆蓋,縣市高速公路、普通干線高等級公路雙軸支撐,鄉鎮雙通道連通。 ◆形成湖北“123出行交通圈” 武漢都市圈1小時通勤,省內城市群中心城市間1小時互通;武漢與周邊城市群之間、省內城市群之間2小時通達;武漢與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可達。 依托航空、高鐵,融入“全球123快貨物流圈”:中國國內1天送達、周邊國家2天送達、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。 十四五期間 湖北這樣布局 《規劃》指出,湖北將加快構建“三樞紐、兩走廊、三區域、九通道”的綜合交通運輸空間布局。 01 三樞紐:打造武漢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襄陽、宜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。 武漢重點提升全球直達能力,支持黃岡—鄂州—黃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融入武漢樞紐布局,重點打造航空門戶樞紐、長江中游航運中心、全國鐵路路網中心、全國高速公路網重要樞紐。 襄陽重點強化中部地區重要鐵路客貨中轉樞紐、漢江航運中心、國家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等功能 宜昌重點強化三峽航運中轉中心、公鐵水跨區域聯運中心、國家港口型物流樞紐等功能。 02 兩走廊:打造長江、漢江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,支撐和引導優勢資源和產業向“兩走廊”集聚,聯動長江經濟帶、漢江生態經濟帶一體化發展。 03 三區域:打造鄂西、鄂中、鄂東三個綜合交通發展區。 鄂西側重路網構建,重點完善骨架通道布局,提高網絡覆蓋廣度和深度,提升路網韌性。 鄂中側重路網加密,重點完善城際通道布局,推進城市間的快速連通,完善城鄉交通網絡。 鄂東加速同城化進程,重點完善區域快速交通體系,推進多網融合,率先實現交通現代化。 04 九通道:優化、提升、完善南北方向京九、京廣、隨岳、襄荊宜、十恩和東西方向福銀、滬漢蓉、滬漢渝、杭瑞等“五縱四橫”九條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。 京九通道:國家京津冀至粵港澳主軸的組成部分,對外連接京津冀、中原、環鄱陽湖、珠三角等城市群,內部串聯黃岡、鄂州、黃石等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京九高鐵、京九鐵路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大廣高速、麻陽高速、六安至黃梅高速等。 京廣通道:國家京津冀至粵港澳主軸的組成部分,對外連接京津冀、中原、長株潭、珠三角等城市群,內部串聯孝感、武漢、咸寧等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京廣高鐵、京廣鐵路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京港澳高速、武深高速、武大高速等。 隨岳通道:省級運輸通道,對外連接中原、長株潭等周邊城市群,內部串聯隨州、仙桃、天門等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小厲鐵路、江漢平原貨運鐵路、仙桃至洪湖至監利鐵路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隨岳高速等。 襄荊宜通道:國家二湛通道的組成部分,對外連接呼包鄂榆、中原、北部灣城市群,內部串聯襄陽、荊門、宜昌、荊州等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呼南高鐵、荊荊鐵路及南延線、焦柳鐵路、浩吉鐵路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二廣高速、棗石高速、平頂山至宜昌高速等,航道主要有漢江襄陽至興隆段、江漢運河、唐白河、松虎航線等。 十恩通道:省級運輸通道,對外連接豫西、陜南、湘西,內部串聯十堰、宜昌、神農架、恩施等地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安康至恩施至張家界鐵路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安來高速、呼北高速、十巫高速、房縣至五峰高速、巴東至鶴峰高速等。 福銀通道:國家福銀通道的組成部分,對外連接粵閩浙沿海、環鄱陽湖、關中平原、寧夏沿黃城市群,內部串聯黃岡、鄂州、黃石、武漢、孝感、隨州、襄陽、十堰等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武九高鐵、武西高鐵、武漢樞紐直通線、武九鐵路、漢丹鐵路、襄渝鐵路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福銀高速、麻安高速、武陽高速等,航道主要有漢江等。 滬漢蓉通道:國家長三角至成渝主軸的組成部分,對外連接長三角、成渝城市群,內部串聯武漢、天門、荊門、宜昌等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滬漢蓉鐵路武漢以東段、滬渝蓉高鐵、長荊鐵路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滬蓉高速、武漢至重慶高速等,航道主要有漢北河等。 滬漢渝通道:國家長三角至成渝主軸的組成部分,對外連接長三角、成渝城市群,內部串聯黃岡、鄂州、黃石、武漢、仙桃、潛江、荊州、宜昌、恩施等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滬漢蓉鐵路武漢以西段、武杭高鐵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滬渝高速、武漢至松滋高速、蘄太高速等,航道主要有長江、漢江興隆以下航段等。 杭瑞通道:省級運輸通道,貫穿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腹地,串聯贛鄂湘渝毗鄰地區城市。通道內鐵路主要有黔張常鐵路、常德至岳陽至九江(南昌)高鐵等,高速公路主要有杭瑞高速、岳宜高速、宜來高速等。 你家鄉被多次點名 立足大交通,當好區域發展先行官 加快建設武漢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,支持黃岡、鄂州、黃石共同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,并積極融入武漢樞紐布局。 建設襄陽、宜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,推動形成以襄陽、宜昌為中心的多向放射格局。 這些機場重點建設 重點推進鄂州花湖機場建設,打造國內一流專業航空貨運樞紐、全球主要航空物流節點;加快推進武漢天河機場提升改造,打造民航客貨運門戶“雙樞紐”。積極推進改擴建和新建一批支線機場,規劃建設一批產業基礎好、市場需求旺盛的通用機場。 這些高速重點建設 優先打造加強與“四極”聯系的滬漢蓉、滬漢渝、京廣、京九通道,加快完善對接“一帶一路”、溝通“一主兩翼”中心城市的福銀、襄荊宜通道,積極構建加強“一主兩翼”城市群聯系、促進內外連通的隨岳、十恩、杭瑞通道,形成湖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。 完善公路主骨架。 這些鐵路重點建設 加快構建以武漢為中心的“米字型、十通向”高鐵樞紐網,推動形成以襄陽、宜昌為中心的多向放射格局,實現高鐵對全省所有市州的覆蓋。 全力推動沿江高鐵引入武漢天河機場,推進機場樞紐與城市交通快速銜接;加快完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集疏運體系,積極推動機場引入軌道交通。 ![]() 高質量建設宜昌、襄陽等區域性重要鐵路樞紐,優化呼南高鐵、沿江高鐵等鐵路線路引入方案,構建完善多中心的鐵路樞紐布局。推進黃岡、荊門等其他鐵路樞紐建設。 這些客運樞紐重點建設 依托重要機場、高鐵站場、城市軌道樞紐等,加快建設一批綜合客運樞紐。 發展大運輸,暢通高效流通雙循環 1.打造國際運輸體系。 穩定武漢至歐美等洲際航線,鞏固完善亞洲國際中短程航線。 依托鄂州花湖機場和武漢天河機場,打造成為“全球123快貨物流圈”的核心支點。 鞏固壯大武漢至日本直航航線,開通武漢至韓國近洋直航航線,積極探索武漢至東盟國家新航線。 2.加快多式聯運發展。 發展壯大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,爭創7個國家級、12個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。 開通湖北至國內及歐洲、東盟、東南亞等地20條以上多式聯運精品線路。 支持武漢、襄陽、宜昌、黃石、荊州等地培育一批本地多式聯運骨干企業。 3.完善現代物流體系。 加快建設國家物流樞紐,完善物流網絡體系。 依托航空客貨雙樞紐,建設國際郵政快遞樞紐,拓展航空寄遞服務。 推進快遞“進村”,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。 4.提升客運服務品質。 推動“一站式”票務服務和“一票制”出行服務。 大力推廣電子客票。 5.優化城市交通出行服務。 加快建設武漢軌道交通,進一步確立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統中的主體地位, 支持宜昌、襄陽等地適時開展軌道交通建設; 加強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,加快在都市圈打造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干的通勤圈。 (長江云) 有需求請留言,您留言1次我感動1天 |